生平介绍

杨成武,一个人们熟悉的名字,一位身经百战的开国上将。


1914年10月27日(旧历九月初九),杨成武出生于福建省长汀县下畬村一户普通农民家庭。他6岁在村里读私塾,后来到教会学校读小学,11岁考进汀州的省立第七中学(现长汀一中)。


1928年当中国革命处于低潮的时候,年仅14岁的杨成武依然弃笔从戎,参加革命。1929年1月参加农民暴动后,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930年5月,转入中国共产党。他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赣州、漳州等重要战役,不满17岁任团政治委员,被誉为“白袍小将”和“模范团政治委员”,荣获三等红星奖章一枚。


在长征中,杨成武在长征途中率领开路先锋红四团连续突破国民党军封锁线,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夺占娄山关、保卫遵义、四渡赤水、智取三县、巧渡金沙、飞夺泸定桥、开辟雪山草地通道、突破天险腊子口,为长征胜利做出重要贡献。到达陕北后,杨成武任红1师政治委员、师长,参加了东征战役,随后调入红军大学学习。

在抗日战争中,杨成武历任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团长、八路军独立第1师师长、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和冀中军区司令员。他率部参加平型关战斗,在腰站阻击日军,打响八路军抗战第一枪,歼敌300余人,保障了主战场作战的胜利;他率部连续收复7座县城,为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他参加或参与指挥了历次反“围攻”、反“扫荡”、反“蚕食”斗争和著名的百团大战。在大龙华战斗中,缴获日军大批机密文件,受到毛泽东的赞扬;指挥雁宿崖、黄土岭战斗,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中将,这是八路军击毙日军的最高将领;指挥井陉战斗,从战火中抢救出两个日本小姑娘,日后成为中日友好的佳话;指挥东团堡战斗,全歼日军一个士官教导大队,残敌20多人集体自焚,日军为此留下《长恨歌》;指挥狼牙山战斗,涌现出“狼牙山五勇士”,成为中国人民抵御侵略的精神象征。
在冀中平原,杨成武创造性地运用“地道战”、“地雷战”、“交通战”和“水上游击战”等多种游击战战法,开创了冀中平原抗日斗争的新局面。他率部连续发起5个战役,创建了大反攻的战略基地,进攻矛头直指天津、北平、保定、石家庄等大中城市,一直战斗到抗战胜利的最后时刻。
在解放战争中,杨成武历任纵队司令员、野战军政治委员、兵团司令员。他指挥或参与指挥了大同集宁、平汉线北段、正太、青沧、保北、大清河北、清风店、石家庄、察绥、平津、太原等战役。1948年8月,杨成武率部挺进绥远(旧省名),被美联社称之为“绞杀性进攻”;他率先发起张家口战役,打响平津战役第一枪,创造了华北战区一次作战歼敌人数之最,被毛泽东称为“伟大胜利”。
杨成武纵横驰骋,能征善战,智勇双全,指挥或参与指挥了许多重要的战役战斗,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不朽的功勋。
在新中国成立之际,杨成武任开国大典阅兵副总指挥兼阅兵指挥所主任,参与组织了开国大典阅兵活动,此后他又担任了八次国庆阅兵总指挥,成为世界大国中担任国庆阅兵总指挥次数最多的将领。
在朝鲜战争中,杨成武率志愿军第20兵团入朝参战,参与指挥了夏、秋季防御作战,粉碎了美军的“坦克劈入战”、“特混支队试验作战”、“立体绞杀战”、“细菌战”,连续三天创造了朝鲜战场日歼敌最高纪录,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与兄弟部队一起把防线稳定在“三八线”上,迫使美军坐在了谈判桌前。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杨成武历任天津警备区司令员、京津卫戍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参谋长、副总参谋长兼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军区司令员和防空军司令员,中央军委副秘书长、代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参与指挥了炮击金门、西藏平叛、中缅勘界警卫作战、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和支援东南亚三国抗美爱国斗争并任抗美援越援老(挝)领导小组组长;参与领导筹建了第一支防空军、第一支战略导弹部队、第一支电子对抗部队,为保卫祖国,援外作战和人民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做出卓越贡献。
在“文革”时期,杨成武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遭到林彪、“四人帮”的残酷迫害。他和家人虽然身陷囹圄,受尽各种折磨,但仍然坚信党、坚信共产主义,不改初衷。
党中央、毛泽东为杨成武平反恢复名誉后,担任副总参谋长,后兼福州军区司令员。他为加强部队和边海防建设,呕心沥血,做出不懈努力。在党、国家和军队命运攸关的时刻,他参加了粉碎“四人帮”的斗争。在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他忠实执行党的“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与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广交朋友,为国家统一、繁荣、富强,为改革开放,繁荣经济,加快现代化建设而辛勤工作。
在离职休养后,杨成武担任全国老区经济促进会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继续关心改革开放和人民军队建设,努力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希望工程、青少年教育、体育事业、减灾救灾与家乡建设,日夜奔忙,发挥余热,鞠躬尽瘁,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部队指战员的爱戴。
杨成武由普通农民的儿子成长为赫赫名将,他的步伐一直随着中国人民革命的航船行进,他的脉搏始终和历史的潮汐一起波动,他的热血时刻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中滚淌,他的生命完全融汇于无产阶级的壮丽事业之中。他的一生是革命的、战斗的、无私奉献的一生,也是创造战争奇迹和书写历史辉煌的一生。他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永远属于灿烂辉煌的时代;他所留下的历史辉煌,永远属于伟大的中华民族!

后世纪念

杨成武将军故居

故居是杨成武将军从出生到参加革命离开家乡的印记,展示了他少时的居住及生活环境,并精心布置了杨成武将军生平事迹展览,展出杨成武将军生前珍贵照片。

杨成武将军广场及纪念馆

  为了缅怀杨成武将军,长汀人民在罗汉岭建造了将军广场,在广场上安放有杨成武将军的全身铜像,在铜像的基座正前方刻有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同志亲笔题写的“杨成武将军”五个大字。在铜像的基座背后,刻有碑文,记录了将军传奇与不朽的一生。值得一提的是,这座铜像的设计大师参与了香港天坛大佛与三亚南海观音的设计。在完成了杨成武将军塑像的设计之后,大师便与世长辞。所以,杨成武将军铜像也是这位设计大师的封笔之作。
  在将军铜像不远处,便是“杨成武将军纪念馆”,里面陈列有杨成武将军的半身铜像,以及大量珍贵的史料,照片及实物展品。
  2008年5月,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途经了杨成武将军广场。现在,将军广场早已成为了当地人民群众传承红色传统,缅怀革命先烈和开展文体活动的热土。

杨成武将军公墓

  于青松翠柏之间,杨成武将军墓及骨灰安落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墓碑正面雕刻有长征途中著名的“飞夺泸定桥”战斗中,铁索桥上的根根铁索。墓碑背后的碑文刻录了杨成武将军作为赫赫战将的军旅人生。